信息技术产业,是以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高端芯片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产业。江苏省大力推进网络强省、数据强省、智造强省、智慧江苏建设,以促进两化融合发展为主线,以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为突破口,以南京、无锡、常州、扬州、南通、泰州等地为主要发展区域,电子信息制造业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电信业收入规模位居全国前列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省新增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2个、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23个、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811家、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332个、智能工厂试点10家,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。
先进材料主要包含以高性能特钢、特种工程塑料等为代表的先进基础材料,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、高温合金及特种合金等为代表的关键战略材料,以及以纳米材料、新型二维材料等为代表的前沿新材料。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和材料产业强省,制造业规模总量一直位居全国首位,材料产业规模大、发展水平高,先进材料技术和产品不断取得突破。全省在材料及其相关领域拥有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,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1个国家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,为国防军工、航空航天、轨道交通、电子信息、新能源等重大工程和重点产业链作出突出贡献,未来将继续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。
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制造业经历了飞速发展,已经成为世界上工业体系完备、工业产值与规模较大的国家。江苏省制造装备行业经过多年发展,坚持“创新升级,高端转型”的核心理念,以“特色化、集聚化、高端化”为主要发展方向,不断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装备、大型成套装备以及绿色装备的发展进程。2021、2022年,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,制造业增加值从2.3万亿元增加到4.2万亿元,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7.3%,稳居全国首位,占比13.4%,形成了规模庞大、门类齐全且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行业体系。
改革开放以来,江苏始终保持全国医药强省的领先地位,新医药、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等领域成为江苏成长性最好、发展活力最强、竞争优势最明显的特色产业之一,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超6000亿元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江苏大力推进产业发展,共有382个药品品规获批上市,占全国总数的17%,其中创新药19个,占全国总数的31%,获批数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。截至2022年末,全省共有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338件、Ⅱ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3086件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江苏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战略,加大研发投入,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。
能源环保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、储能与氢能、能源互联网、高效节能、水污染治理、大气污染治理、固废与土壤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等,是支撑“双碳”战略的核心领域。江苏光伏电池产量、海上风电装机容量、动力电池产业规模均居全国第一,智能电网产业实力居全国首位。江苏节能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7000亿元,拥有约70家上市企业,水污染防治装备产值全国占比超1/3。同时,江苏在能源环保领域拥有一大批高校院所、科研机构和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和3个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,科技创新资源十分丰富。